日后偶尔会写一些回忆录性质的文章.
这是我三年级留级的那一年上课的教室. 数一下大概有十二年了. 和我十二年前的记忆相比, 除了面目全非的凌乱以外, 倒是很符合我记忆中的样子: 黑板是涂在墙壁上的黑色涂料, 几块木板钉起来的讲桌, 斑驳的红砖垒起的墙壁和讲台, 参差不平的泥土地面. 我还记得桌椅还是木制的, 布满了刻痕和孔洞; 屋顶还是木制老式建筑的结构, 是瓦制的, 不过我也分不清梁、檩、椽等具体的结构. 有一次考试用手移动椅子时手指被夹了一下, 指甲下立刻就出现了一小片淤血, 黑紫色的印记附着在了指甲上, 随着时间逐渐前移.
这十几年我没再继续了解过这里的情况, 这间教室也已经是荒废了很多年的样子, 估计已经成为危房了. 通往这间教室的路已经被堵死, 杂草丛生, 周边的房屋也已被拆除, 用作了学生的劳动基地. 以前这间教室旁边的屋子就是老师住的地方, 门口会种植一些蔬菜, 在农村,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样.
整所学校其实变化并不是很大, 主要建筑都是那些, 甚至没有换新过, 只拆除了一些很老的房子和没用的建筑和墙. 教室看起来旧旧的, 新老师也不多, 大部分老师的名字或多或少都有点印象. 上次来是三年前, 高考后的暑假每天早上跑步, 有一天经过了这里, 进去看了看. 这三年就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了, 除了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被拆除了.
每年秋季开学的第一件事情是拔草. 全校的学生都被动员起来, 用从家中带来的工具, 将狂野生长了一个暑假的杂草清理掉. 我家没有合适的工具, 于是只能用手拔, 最后落得满手的红印. 也许是过于听话了, 我记得我拔的还挺起劲的. 现在想来感觉被当作免费劳动力给使唤了, 当然也可以美名其曰“劳动锻炼”.
每周三下午是大扫除, 工具也是从家里拿的. 每到周三下午上学的时候, 我都会拖着家里用高粱穗做成的笤帚, 当然到底是什么我也分不清楚. 我记得我还挺喜欢大扫除的, 因为快速打扫完之后可以和小伙伴一块玩很久.
听说小学的人越来越少了, 也许是生育率下降的直接反映.